问:博士后为完成论文去送外卖体验生活,他这么做对完成论文有什么帮助?
答:一方面是想体验一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亲身感受和亲眼所见,他用自己的经历来进行调查数据,才能够激发出共鸣,能够引起自己的写作思路,能够很好地写出自己的论文。
答:我觉得他这么做对完成论文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实践出真知,不管什么事情纸上谈兵,我觉得都是胡扯,真正的去实践去体验,才会写出更好的论文。
答:如今内卷严重,就连捡垃圾,也必须跑快点。
答: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论文更加有学术研究的价值,而且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最后也可以提高论文的完成速度。
问:一北大博士送半年外卖,他究竟是为什么送外卖的?
答:他想要体验送外卖的生活,而且也有助于写出自己的论文。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答:因为他认为做外卖挣钱多,而且工作时间比较自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照顾老婆和孩子。
答:因为他想体验外卖人员的辛苦,想知道外卖人员是怎样挣钱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体验。
答:他为了写真实的论文,选择了实际调查,经历了半年多的实际调查当中,写出了这一篇论文,引发了轰动。
答:因为这个博士他要写一个相关的论文,所以他就去切身体会送外卖,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去写出自己想要的论题。
答:很多人都有看到一篇论文,就是关于北大博士生送半年外卖,北大博士毕业,这个文凭其实做什么工作不好?偏偏去送外卖呢?然而,这个送外卖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论文,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发现这么多人的秩序,来自哪里?而且在这份工作中,对于人性的一些特点也特别真实地显露出来,就是对于外卖员每一天接的单子,按照相应的时间送到顾客手中,有合理的时间,公司就会压榨不断的更小的时间去缩短,这一点虽然苛刻,但是不能得出在世界上的生存法则确实不容易,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希望每个人都能喜欢自己的工作,开心的去干好自己的工作。
答:他是为了了解这个行业,并且去分析出一些社会的问题,才会去做要做的,想要得到一些真实的数据。
答:这位北大博士叫陈龙,他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雅博士后,做骑手是为了完成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 他的调查围绕着一个社会学的核心命题:资本如何控制劳动者,而劳动者又是如何反抗的?
但是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为什么呢?
一、北大博士后的头衔
北大博士后的头衔让陈龙做的这场调查引起了很广泛关注,但其实大家关注的重点是:高学历选择做骑手算不算国家资源的浪费?我个人感觉是不算,因为高学历的人仍然是具有职业选择的自由性,选择做什么职业是人家的自由,其次,越是高的学历就越会明白人生的幸福取决了自己的感觉,所以选择高薪的,不如选择自己开心的,最后,高学历的人追求与普通人不同,看的世界更加宽广,选择也会越广泛。
二、为了研究送外卖
这位北大博士为了做研究选择的办法特别实在也特别实用,那就是做数据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觉得这种为了数据实事求是,敢于深入生活的精神特别值得学习,有多少人会为了一组真实的数据亲自去做这份工作呢?为了研究送外卖也算体验了生活,也把数据拿到手了。
三、劳动者如何反抗资本
从陈龙的报告里我们可以看出,骑手其实是在想办法拖延时间,完成更多的单数,系统则是在想办法提升骑手的效率,让骑手无法通过“挂单”来拖延时间,要求骑手必须按时到店。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里,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测着,都被分析着,包括劳动者的行为模式也被分析着,互联网在想尽一切办法压榨劳动者的每一分利益,而劳动者也在通过各种漏洞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答:这个博士是为了去做田野调查,然后研究外卖行业的现状,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陈龙的人物生涯
答:1995年以来,共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余项,填补院内空白,部分项目达到国内或军内、省内先进水平;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在SCI收录期刊CHEST杂志上发表论文2篇,并参加3部专著的编写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4等奖1项;被确立为南京军区“181”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1995年开始进行心脏移植的基础研究、动物实验及临床准备工作, “超极化心肌保护液的基础研究”获2000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998年成功实施全省首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部分减容术,2001年完成1例心脏移植,患者至今仍存活。2001年开始肺移植的基础研究及动物实验,先后进行20余次动物实验,熟练掌握了肺移植的手术技巧,供肺的保存,2002年4月成功完成全军首例双肺移植。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