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期刊级别排序表怎么排

2023年04月07日 论文技巧 阅读 103 次浏览 次
摘要:

问:期刊等级划分标准答:期刊等级划分标准如下:1、全国性的,如: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2、省级的,如:**省一级期刊、**省十佳期刊、**省期刊等。3、跨省大区级的,如:华东地区期刊、华北地区期刊等。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南京大学核心期刊、湖南大学国内刊物目录、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

问:期刊等级划分标准

  • 答:期刊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全国性的,如: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
    2、省级的,如:**省一级期刊、**省十佳期刊、**省期刊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华东地区期刊、华北地区期刊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南京大学核心期刊、湖南大学国内刊物目录、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部级报刊杂志。
    目前国内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的学术机构有:
    (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 问:期刊等级划分标准

  • 答:目前,我国采用的两种主流分区方式扰镇裤为:一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二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JCR分区,原来是汤森路透,后改由科睿唯安发布)。SCI分区的主要依据是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影响因子现缓简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因每年期刊的影响因子会有所浮动,将影响因子定值作为学术评价指标也不够客观,且不同学科之间的影响因子差异较大,无法进行对比,
    按影响因子大小排序,进行等级划分?
    1、JCR分区:汤森路透每年会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简称JCR),对86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8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每个区占比25%。
    2、中科院分区:中科院是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18个大类,小类按照JCR的178个学科分布。然后将18个大类期刊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为4个区。即1区、2区、3区和4区,每个区占比不同。而我们国内常说的一区二区,指的就是中科院的分区。
    3、ISSN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法律依据:《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 正式期刊每年只允许出版一期增刊。全国性期刊增刊由国家科委核批;地方性期刊增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商新闻出版局核批。批准件报国家科委、新闻出旅键版署和当地新闻出版局备案。凡经批准出版的增刊,均需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办理“期刊增刊许可证”。
  • 问:期刊级别怎么划分

  • 答:(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则喊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孙卜野、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弊笑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