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本科论文答辩会问什么,怎么回答

2023年05月05日 论文技巧 阅读 109 次浏览 次
摘要:

问:本科论文答辩一般会问什么问题答:本科论文答辩一般会问的问题如下: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肆颂审查新发现的缺陷。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10、本文的优缺点。总

问:本科论文答辩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 答:本科论文答辩一般会问的问题如下: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肆颂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察亩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全都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裂没郑,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 问: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老师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 答: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老师一般会问并神的问题如下:
    1.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A:选题问题可能涉及到你的研究兴趣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之前已经认真暸解过,可以大胆的告诉导师,如果还没有确定硏究方向,可以和老师说说你的选题来源以及之前收集过的资料
    2.你的论文价值是什么?
    A:论文价值问题一般考察你对于现实的关注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可以回答一些论文的现实意义:对目前研究的领域有什么伏指帮助、提出了么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法等等。
    3.你的论文理论基础是什么?
    A:理论基础考查的是专业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回答时要逻辑清晰,突出知识性和专业性,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阐述你的论文框架和论文内容,切不可用口语化语言。
    4.你的文献综述是如何形成的
    A: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你的研究能力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阐缺蔽配明获取资料的管道,如知网、学术网站、图书馆
    5.你的毕业论文进行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A:一些专业在初试中可能不会重点考察研究方法问题,但是在研究实践中研究方法却是基础,所以基础研究方法还没掌握的同学可要好好补补课了,不然没有研究方法怎么做毕业论文的研究啊。
  • 问:本科论文答辩如何回答问题?

  • 答:根据你写的论文来回答。
    答辩过程中论文的基本观点是你论文中所写的论点,是你对于这篇论文所写的事物的观点和看法。
    答辩过程中论文的论据是你所写论点的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数据包括实验数据和问卷调查之类的,都可以作为论据回答。
    所以答辩过程中论文的基本观点和论据的回吵亩答还是要根据你写的论文来的。
    答辩要点
    (1)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2)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3)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橡碰毕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4)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梁芹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5)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
    (6)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7)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研究深入的地方多讲,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最好避开不讲或少讲。
    (8)通常提问会依据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
    (9)答辩人的答题时间一般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去掉旁枝细节,简单干脆,切中要害。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