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论文正文是哪里的文章

2023年05月31日 论文技巧 阅读 140 次浏览 次
摘要:

问:论文的正文是哪几个章节?答:论文正文包括五部分:前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与分析、结论。引言和结论是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这部分的创作一般需要交代清楚文章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可以对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结论作简要介绍,引言部分篇幅不宜过长,要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并且能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抓住读者,吸引读者阅读文章。结论是文章正文的结尾部分,这部分是全文的最终结论,是经过前述严密的证明和推论得出的结论,所以这部分也是归纳总结,要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不宜提出新观点,语言表达要简洁有力。一篇完整优秀的毕业论文必然要具备以下的常规部分:前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与分析、结论

问:论文的正文是哪几个章节?

  • 答:论文正文包括五部分:前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与分析、结论。
    引言和结论是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这部分的创作一般需要交代清楚文章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可以对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结论作简要介绍,引言部分篇幅不宜过长,要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并且能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抓住读者,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结论是文章正文的结尾部分,这部分是全文的最终结论,是经过前述严密的证明和推论得出的结论,所以这部分也是归纳总结,要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不宜提出新观点,语言表达要简洁有力。
    一篇完整优秀的毕业论文必然要具备以下的常规部分:前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与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可以根世衫雹据论文需要作个性化的补充。写好一篇搜帆论文其实就是在讲好一个故事,讲好一个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的故事。每一个章节都有需要交代给读者需要的信息,章节间环环相扣,每一章既有前一站的佐证又是下一章的铺垫,环环相扣塌缓体现作者的论证逻辑。
  • 问:论文正文包括哪些部分

  • 答:正文一般包括序论(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
    一、序论(引言)
    开头一段或两段相当于序论,一般说明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以及研究目的,提示主要观点等。作为序论,一般都要提出问题,也可在序论中限定研究范围、交代研究方法、解释基本概念等。
    二、本逗旅和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集中表述研究成果的部分,对问题的分析、对观点的证明,主要是在这一部分中进行并完成的。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如何。本论部分的内容量大而复杂,一般要分几个层次加以论述,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本论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每一逻辑段可冠以适当标题。一般说来,论文的层次可按顺序 “一、(顿号)”、“(一)”、“1.(实心下圆点)”、“(1)”形山盯式的标题序号。
    三、结论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文章内容的归结,通常包含提出论证结果和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两项内镇磨容,但可有所侧重。结论中也可对研究成果的意义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扼要的说明和估测。
  • 问: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

  • 答:论文正文包括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文中一般不出现“引辩腊迅言”、“本论”、“结论”字样,但一般应有引言段和结局改论段。文本论是论文的主体,一般要分几个部分和几个论述层次,要求加上小标题或数字序号,以显示文章清晰的思路。正文是论文的携此主体,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 答:文
    1、正文层次bai标题应简短明确,du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层次枯余一zhi律用阿拉伯字连续编号dao,如:“1”,“2.1”,“3.1.2”,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一级标题从前言起编,一律用黑体4号字,左顶格。
    2、二级标题用黑体小4号字,左顶格。
    3、三级标题用楷体小4号字,左顶格。
    4、正没耐滚文其他部分全部用宋体小4号字。
    5、各级标题与段落之间不留空行。
    6、图、表与正文之间上下各空一行。
    7、图应有图题,放图下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图题。
    8、表应有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表题。
    9、表一律采用三线表。亩肢
    10、图题、表题与图、表之间不留空行。
    11、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如果是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尽可能用公开发行的程序。如果是自编的,应在文体后的附录中列出程序。在数表中各试验数据的平均数之后应列出平均数的标准误(S.E.),而不应列出标准差(S.D.)。对各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只需用一个显著水平(α=0.05,α=0.01,或α=0.001),应使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验法(DMRT 法)。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