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渔夫》中你同意屈原和渔夫谁的观点,写一篇作文?答: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针对屈原的自负、自信,渔父提出应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察唤,而能与世推移”的榜样,并启发屈原“淈泥扬波”、“哺糟歠酾”,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的道路,他认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举”,从思想到行为无不高标独立,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之祸。可以看出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他所标举的“圣人”,指的正是老、庄一类人